【2024基础教育统计工作总结】2024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紧紧围绕基础教育统计工作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教育统计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确保了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现将全年基础教育统计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 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统计工作领导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专人负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强对基层学校统计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升整体业务水平。
2. 加强数据质量管控,提升统计准确性
严格执行《教育统计报表制度》,规范数据采集、审核、上报流程,建立数据复核机制,确保数据来源真实、逻辑清晰、口径统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有效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积极推动统计工作与信息化平台深度融合,依托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实时更新和动态分析,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 加强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教育决策
在完成基础数据采集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开展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为教育政策制定、资源配置、质量评估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主要成果
| 项目 | 数据 |
| 全年统计报表数量 | 12份 |
| 各级各类学校数量(含幼儿园) | 1,256所 |
| 学生总数(在校生) | 89.6万人 |
| 教师总数 | 6.7万人 |
| 数据错误率(较上年下降) | 0.3% |
| 统计系统使用覆盖率 | 98% |
| 培训人次 | 1,200人次 |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 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业务能力参差不齐
部分学校因人事调整,导致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部分学校信息化水平不高,数据录入存在滞后
个别学校在使用统计系统过程中仍存在操作不熟练、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影响整体统计效率。
3. 数据分析深度有待加强
虽然已初步建立数据分析机制,但在数据挖掘、趋势预测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统计队伍专业素质
定期组织统计业务培训,强化岗位练兵,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2. 加大信息化投入,优化统计平台功能
推动统计系统升级,完善数据接口,提高数据处理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
3. 深化数据分析应用,提升服务决策水平
建立统计分析长效机制,结合教育发展规划,开展专题研究,为教育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4. 健全监督机制,强化数据质量监管
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2024年,基础教育统计工作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数据为基础、以服务为导向,不断推动基础教育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