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拓 读音】“盗拓”是一个汉语词语,常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发音,本文将从字义、读音以及相关背景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盗拓”一词最早见于《庄子·胠箧》篇,其中提到“盗跖”,而“盗拓”是其别称。盗跖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盗贼,因其行为暴虐、势力强大,被后人称为“盗跖”或“盗拓”。在古文中,“盗”意为强盗、劫贼,“拓”则有扩展、延伸之意,合起来可理解为“强盗之首”或“大盗”。
在现代汉语中,“盗拓”已较少使用,但作为历史人物名称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其读音为 dào zhuó,需要注意的是,“拓”在此处读作 zhuó(第二声),而非常见的 tà(第四声)或 tuò(第四声)。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读音 | 拼音 | 含义说明 | 出处 |
盗拓 | dào zhuó | dào zhuó | 春秋时期著名盗贼,亦称“盗跖” | 《庄子·胠箧》 |
三、注意事项
1. “盗拓”的“拓”字在该词中读 zhuó,这是特定语境下的读音,需特别注意。
2. 在日常生活中,“拓”多用于“拓展”“拓印”等词中,读 tuò 或 tà,与“盗拓”中的读音不同。
3. 了解“盗拓”的来源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及历史人物形象。
如需进一步探讨“盗跖”这一历史人物的背景及其在文学中的意义,可参考《庄子》原文或相关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