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不留的含义】“寸草不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结果非常彻底,不留任何痕迹或余地。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破坏、清理或处理某物时的彻底性,强调没有任何残留。
一、
“寸草不留”字面意思是连一寸草都不留下,比喻事情处理得非常干净利落,不留任何后患或痕迹。它既可以用于正面场景,如清洁、整理等,也可以用于负面场景,如战争、破坏等。该成语在文学、日常表达和新闻报道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和形象感。
二、表格形式展示含义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寸草不留 |
拼音 | cùn cǎo bù liú |
字面意思 | 连一寸草都不留下,比喻彻底、干净、不留痕迹 |
引申含义 | 形容处理事物非常彻底,不留余地或后患 |
使用场景 | 1. 正面:清洁、整理、销毁 2. 负面:战争、破坏、清除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负面(视语境而定) |
常见搭配 | “寸草不留地打扫”、“寸草不留地摧毁” |
近义词 | 一干二净、彻底清除、片甲不留 |
反义词 | 留有余地、有所保留、残存未尽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楚师伐宋,围其城,三月不克,乃退。宋人惧,使公子卬请成于楚。楚人不许,曰:‘无以保其民,而求成于我,是弃信也。’于是遂战,宋师败绩,楚人追之,至大梁,遂灭宋。于是,楚人曰:‘吾将令其寸草不留。’” |
三、结语
“寸草不留”作为一句富有画面感的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也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无论是对环境的彻底清理,还是对敌人的彻底打击,都可以用“寸草不留”来形容其彻底性。理解这一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