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嫂受金 什么意思】“盗嫂受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行不端、道德败坏的行为。该成语原本是描述西汉开国功臣陈平早年的一些行为,后被引申为对人品有瑕疵的讽刺和批评。
“盗嫂受金”一词源自历史典故,原指陈平在年轻时曾与嫂子有不当关系,并接受过他人赠送的金钱。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一个人在道德上有污点,如贪图钱财、行为不检等。虽然历史上陈平后来成为一代名相,但“盗嫂受金”一词仍常用于批评人的道德问题,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
表格说明:
词语 | 盗嫂受金 |
出处 | 《史记·陈丞相世家》 |
含义 | 形容人品不端、道德败坏,尤其指贪图钱财、行为不检 |
原意 | 指陈平年轻时与嫂子有不当关系,并收受他人财物 |
引申义 | 用于讽刺或批评人道德有问题,行为不正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他人品行,或自我警醒 |
褒贬色彩 | 贬义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文学、评论或日常语境中,强调道德缺陷 |
总结:
“盗嫂受金”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对人性弱点的警示。它提醒人们,即使有才华,若品德低下,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与认可。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强调了德才兼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