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声屏息是什么意思】“敛声屏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极度专注、紧张或肃静的状态。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敛声”指收敛声音,不发出声响;“屏息”指抑制呼吸,保持安静。整体意思是形容人非常小心、谨慎,不敢大声说话或发出任何声音,通常出现在庄重、严肃或紧张的场合。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敛声 | 收敛声音,不发声 | —— |
屏息 | 抑制呼吸,保持安静 | —— |
敛声屏息 | 形容极度安静、专注或紧张的状态 | 《后汉书·王符传》 |
二、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说明 |
庄重场合 | 在庄严的仪式上,所有人都敛声屏息,等待典礼开始。 | 表示对场合的尊重和重视 |
紧张时刻 | 考试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敛声屏息,生怕出错。 | 描述紧张、专注的心理状态 |
惊讶或敬畏 | 看到奇迹般的景象,他不禁敛声屏息,久久无法言语。 | 表达惊讶、震撼的情绪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释义 |
近义词 | 噤若寒蝉 | 比喻因害怕而沉默不语 |
近义词 | 默不作声 | 不说话,保持沉默 |
反义词 | 高谈阔论 | 大声谈论,毫无顾忌 |
反义词 | 喋喋不休 | 说个不停,没有节制 |
四、总结
“敛声屏息”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特定情境下保持极度安静、专注或紧张的状态。它常用于正式、庄重或令人感到压力的场合,能够很好地传达出一种肃穆、克制的情感氛围。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绪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