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意思】“得意忘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或感到高兴时,情绪过于激动,以至于失去了常态,表现得非常夸张或失态。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提醒人们在面对成功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得意忘形 |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 出处 | 《晋书·王衍传》:“衍虽居要任,不以经国为务,唯谈玄理,遂致天下大乱。人谓之‘口不论世事,心不存公道’,时人讥其‘得意忘形’。” |
| 释义 | 形容人因得意而失去常态,行为举止失当。 |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指人因过度兴奋或自满而失去分寸。 |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得意洋洋、喜形于色 |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沉着冷静、谨言慎行 |
二、使用场景
- 职场中:某员工因业绩突出而被表扬,却因此变得傲慢无礼,被人称为“得意忘形”。
- 生活中:考试得了高分后,过分炫耀,甚至嘲笑他人,显得不够成熟。
- 社交场合:赢得比赛后,表现得过于激动,甚至影响了他人的感受。
三、成语背后的意义
“得意忘形”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性弱点的提醒。它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应该保持谦逊与自省,尤其是在取得成就的时候。真正的成功者,往往能在喜悦中保持理性,在胜利中不忘初心。
四、总结
“得意忘形”是形容人在得意之时失去常态的一种状态,虽然它常带有负面评价,但也能引发人们对自我情绪管理的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控制情绪、保持适度,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