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哪个节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这句诗描绘了春雨适时而至、滋润万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与赞美。那么,这句诗所描述的节气究竟是哪一个呢?下面将从诗句含义、节气特征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诗句解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意思是:这场好雨似乎懂得时节,正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便悄然降临。这里的“春”指的是春季,而“当春乃发生”则强调了春雨在春季出现的自然规律。因此,这句诗与春季密切相关,尤其是与春季的某个特定节气有关。
二、节气分析
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和物候特征。其中,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左右,标志着降雨开始增多,气温逐渐回升,冰雪融化,大地复苏。
“好雨知时节”正是描述了这种天气变化——春雨开始频繁,滋润万物,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这句诗所体现的节气,正是雨水。
三、总结与对比
| 节气名称 | 时间范围 | 气候特征 | 与诗句关联性 |
| 雨水 | 2月18日-2月20日 | 降雨增多,气温回升 | ✅ 高度相关 |
| 春分 | 3月20日-3月22日 | 昼夜平分,气温进一步上升 | ❌ 不直接相关 |
| 惊蛰 | 3月5日-3月7日 | 动物苏醒,春雷初响 | ❌ 不直接相关 |
| 立春 | 2月3日-2月5日 | 春天开始,气温渐暖 | ❌ 不完全匹配 |
四、结论
综上所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写的是春季中降雨增多、万物复苏的景象,最符合这一意境的节气是雨水。它不仅体现了春雨的适时而至,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感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句诗并非泛指整个春季,而是特指“雨水”这一节气,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节律的细腻捕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