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马革裹尸还原诗及译文】“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原句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一句常被误认为是该诗中的句子。实际上,“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诗人徐锡麟的《过都江堰》,全诗如下:
原诗:
《过都江堰》
何须马革裹尸还,
铁骑南来气自雄。
欲问兴亡多少事,
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不必用马皮包裹尸体回乡,
铁骑南下气势如虹。
想问兴亡多少往事,
只有一江春水东流而去。
“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一句表达英雄豪情与历史感慨的诗句,意在说明即使战死沙场,也不必过于悲壮地回归故里,强调的是精神的不朽和历史的无情。此句常被用于表达对历史变迁、英雄命运的感慨。
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 | 何须马革裹尸还 |
| 出处 | 徐锡麟《过都江堰》 |
| 原诗全文 | 何须马革裹尸还,铁骑南来气自雄。欲问兴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东流。 |
| 译文 | 不必用马皮包裹尸体回乡,铁骑南下气势如虹。想问兴亡多少往事,只有一江春水东流而去。 |
| 含义 | 表达英雄豪情与历史感慨,强调精神不朽与历史无情。 |
| 常见用途 | 用于文学作品或演讲中,表达对历史、英雄命运的思考。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何须马革裹尸还”虽非龚自珍所作,但在文学表达中具有深远意义,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历史和英雄主义的独特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