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之若此的求是什么意思】一、
“求闻之若此”的出处是《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曰:‘……’威后曰:‘……’于是乃使使者往,令其国中之民,各得其所。于是百姓安,国家治。”
但更常见的引用是:“求闻之若此,不如无闻也。”这句话出自《庄子·齐物论》,意思是:如果追求听到的道理像这样(片面、偏颇),还不如没有听闻的好。
其中,“求”字的意思是“追求、寻求”,即“想要了解、获取某种知识或信息”。
在整句话中,“求闻之若此”可以理解为:“以这样的方式去寻求传闻或消息”。而“不如无闻也”则是对这种行为的否定,强调不应盲目追求片面之言。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在句中的作用 | 释义 |
求 | 追求、寻求 | 动词,表示动作 | 表示“想要了解、获取” |
闻 | 听闻、听说 | 名词,指信息或消息 | 指的是外界传来的消息或言论 |
之 | 的 | 助词,起连接作用 | 用于连接“闻”与“若此” |
若此 | 像这样 | 介词结构 | 表示“以这样的方式” |
求闻之若此 | 以这样的方式去寻求传闻 | 整体含义 | 表示“用这种方式去追求消息” |
不如无闻也 | 不如没有听闻 | 否定句式 | 强调不应盲目听信片面之言 |
三、延伸理解
“求闻之若此”这一表达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加辨别地接受信息、轻信传言的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声音时,应保持理性判断,避免被误导。因此,“求”在这里不仅是“追求”的意思,更带有一种“盲目追求”的意味,带有批判色彩。
四、结语
“求闻之若此”的“求”字,核心在于“追求”和“寻求”,但结合上下文来看,它更强调一种不加思考、盲目的求知态度。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注重信息的来源与真实性,避免“求闻之若此”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