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安徽高考卷作文】时间与人
时间,是一个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存在。它像一位沉默的雕刻师,悄然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有人在时间中迷失自我,有人却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坚韧。
正如苏轼,他曾在仕途受挫后写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面对人生的起伏,他没有沉沦于时间的流逝,而是在岁月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时间并未让他消沉,反而让他更加豁达。
同样,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到迷茫。他们被时间追赶,仿佛永远无法停下脚步。但也有不少人,选择在时间中沉淀自己,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
时间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支配,而是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可以被时间塑造,也可以在时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四、总结
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时间与人”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与现实意义。它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注重其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深度。写作时应结合个人体验、历史事例或文学作品,从多个层面展开论述,做到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五、评分标准参考(简要)
| 项目 | 分数 | 说明 |
| 内容 | 25分 | 是否紧扣主题,立意明确,内容充实 |
| 结构 | 15分 | 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过渡自然 |
| 语言 | 20分 | 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有表现力 |
| 思想 | 10分 | 观点新颖,有深度,体现独立思考 |
| 字数 | 10分 | 符合要求,书写规范 |
结语:
2014年的安徽高考作文题“时间与人”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次引导。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雕塑者,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生命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