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有哪些】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是细胞膜上的一类重要受体,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它们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视觉、嗅觉、神经传递、免疫反应等。GPCRs通过与G蛋白相互作用,将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由于其在药物开发中的重要性,目前已有大量研究针对GPCRs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探索。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GPCRs可以分为多个家族。以下是对常见G蛋白偶联受体的总结。
一、G蛋白偶联受体的主要分类
根据受体的激活配体和结构特征,GPCRs通常被分为以下几大类:
| 分类 | 举例 | 特点 |
| A类(Rhodopsin-like) | 视紫红质受体、肾上腺素受体、组胺受体 | 最大的一类,结构保守,与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结合 |
| B类(Secretin-like) | 胰高血糖素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 配体为多肽,具有较长的N端结构域 |
| C类(Metabotropic glutamate/pheromone) | 谷氨酸受体、嗅觉受体 | 配体结合区较大,常涉及二聚化 |
| F类(Frizzled/Smoothened) | Wnt受体、Hedgehog受体 | 参与胚胎发育和组织修复 |
| 其他 | 感光受体、气味受体、趋化因子受体 | 根据功能或配体类型细分 |
二、常见的G蛋白偶联受体类型及功能简述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主要功能:
| 受体名称 | 配体 | 功能 | 所属类别 |
| β-肾上腺素受体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 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 | A类 |
| 组胺H1受体 | 组胺 | 过敏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 | A类 |
| 多巴胺D2受体 | 多巴胺 | 神经调节、运动控制 | A类 |
| 胰高血糖素受体 | 胰高血糖素 | 调节血糖水平 | B类 |
| 嗅觉受体 | 气味分子 | 感知气味 | A类(部分) |
| 内源性大麻素受体CB1/CB2 | 内源性大麻素 | 调节情绪、疼痛感知 | A类 |
|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 TSH | 调控甲状腺激素分泌 | B类 |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 | SDF-1 | 白细胞迁移、肿瘤转移 | A类 |
|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 | 谷氨酸 | 神经兴奋性调节 | C类 |
三、G蛋白偶联受体的重要性
GPCRs不仅是细胞间通讯的关键媒介,也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据统计,超过30%的现有药物作用于GPCRs。因此,对这些受体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总结
G蛋白偶联受体种类繁多,功能多样,覆盖了从感觉系统到内分泌系统的多个方面。了解这些受体的分类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