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尼格征是什么】凯尔尼格征(Kernig's sign)是神经系统检查中的一项重要体征,常用于辅助诊断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该体征由俄国医生弗拉基米尔·凯尔尼格(Vladimir Kernig)提出,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脑膜刺激症状。
一、凯尔尼格征的定义
凯尔尼格征是指患者在仰卧位时,被动屈曲其髋关节和膝关节至90度后,再尝试伸直膝关节时出现疼痛或阻力的现象。这一现象提示可能存在脑膜炎症或颅内压增高。
二、凯尔尼格征的临床意义
| 项目 | 内容 |
| 适用情况 | 怀疑脑膜炎、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病变 |
| 阳性表现 | 被动伸直膝关节时出现疼痛或抵抗感 |
| 机制 | 脑膜受刺激导致脊神经根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牵拉时产生疼痛 |
| 与其他体征的关系 | 常与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s sign)同时存在,共同提示脑膜刺激征 |
| 局限性 | 阳性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疾病,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
三、凯尔尼格征的检查方法
1. 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
2. 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一侧膝部,另一手托住小腿,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各屈曲约90度。
3. 然后缓慢伸直膝关节,观察是否出现疼痛或阻力。
四、注意事项
- 该检查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误伤患者。
- 对于儿童、老年人或有脊柱疾病的患者,需谨慎操作。
- 凯尔尼格征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脑膜炎,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五、总结
凯尔尼格征是神经系统查体中的一个重要体征,主要反映脑膜刺激状态。虽然其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在实际临床中,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如脑脊液分析)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