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清平月村居的意思词牌的来历

2025-05-19 10:28:52

问题描述:

清平月村居的意思词牌的来历,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10:28:52

词作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词牌的来历

“清平乐”这一词牌最早见于唐代,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据传,此调源于唐代宫廷音乐,意在表现一种平和安宁、清朗愉悦的氛围。“清平”二字,既指环境之宁静美好,也暗含着对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期盼。而“乐”则体现了音乐的欢快之意。因此,“清平乐”从一开始便带有浓厚的诗意与文化内涵。

到了宋代,文人墨客开始广泛使用这一词牌进行创作,使得它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词体形式。辛弃疾在此基础上赋予了“清平乐”更深层次的意义,通过描写乡村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他对质朴民风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词作解读

上阕:田园风光与家庭和睦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开篇两句即勾勒出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简陋却温馨的小屋掩映在绿草之间,潺潺流水环绕四周。这样的画面不仅富有诗意,还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纯净之美。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里通过对一对老夫妇对话场景的刻画,进一步渲染了村庄的和谐气氛。“吴音”指的是南方方言,柔和动听,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儿。而“相媚好”三个字更是将夫妻间的恩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整首词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下阕:儿童嬉戏的生动画面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接下来三句笔锋一转,聚焦于家中孩子们忙碌而又充满童趣的生活片段。老大在田间劳作,老二则忙着制作日常用品,而最小的孩子则无忧无虑地躺在溪边享受着采摘莲蓬的乐趣。这些鲜活的细节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快乐。

总结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捕捉到了田园生活的精髓。他巧妙地运用“清平乐”这一词牌,将自己内心深处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渴望融入其中,创造出了一首既具审美价值又有思想深度的经典之作。这首词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用心去感受身边的每一份平凡幸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