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1988年,第24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韩国汉城(现称首尔)举行。这届奥运会不仅是亚洲首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也标志着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作为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歌在当时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发热情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围绕“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展开,总结其背景、创作过程、歌词内容及影响,并以表格形式进行简明展示。
一、主题歌概述
“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歌”正式名称为《手拉手》(英文名:Hand in Hand),由韩国著名音乐家李哲承(Lee Jik-chun)作曲,美国歌手吉姆·韦伯(Jim Webb)作词,韩国歌手李素罗(Lee Sora)与美国歌手迈克尔·麦金托什(Michael McDonald)共同演唱。这首歌在1988年奥运会期间被广泛播放,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奥运歌曲之一。
二、创作背景
1988年是韩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国家正努力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示其发展成果和文化魅力。为了配合这一盛事,韩国政府和奥委会组织了全球范围的歌曲征集活动,最终选定了《手拉手》作为官方主题曲。
该歌曲融合了西方流行音乐元素与东方旋律风格,旨在体现团结、和平与友谊的主题,同时也传达出韩国人民对世界的开放态度。
三、歌词内容
虽然歌词主要以英语为主,但其中融入了韩语词汇,象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歌词强调了人类之间的连接、希望与未来,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价值。
例如,歌词中有一句:“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 / We are the hope of the future.” 这些句子表达了全球人民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
四、影响力与评价
《手拉手》不仅在奥运期间广受欢迎,也在之后成为经典奥运歌曲之一。它被多次用于体育赛事、纪录片及纪念活动中,成为88年汉城奥运会的重要标志。
此外,该歌曲还获得了多项音乐奖项提名,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
五、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歌曲名称 | 手拉手(Hand in Hand) |
| 发布时间 | 1988年 |
| 创作人 | 李哲承(作曲)、吉姆·韦伯(作词) |
| 演唱者 | 李素罗、迈克尔·麦金托什 |
| 歌词语言 | 英语为主,含韩语元素 |
| 主题 | 团结、和平、友谊、希望 |
| 影响力 | 成为经典奥运歌曲,广受赞誉 |
六、结语
《手拉手》作为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歌,不仅承载了当时韩国人民的期待与梦想,也成为了全球体育精神的象征之一。它通过音乐传递了跨越国界、种族与文化的共鸣,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