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帙怎么读】“札帙”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很多人在阅读古籍或文言文时可能会遇到。那么,“札帙”到底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下面我们将从发音、含义以及相关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发音与写法
词语 | 拼音 | 注音符号 | 声调 |
札帙 | zhá zhì | ㄓㄚˊ ㄓˋ | 阳平 + 去声 |
- 札(zhá):第一声,意为书信、简札。
- 帙(zhì):第四声,意为书卷的封套或书册。
二、词义解析
“札帙”一词通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指的是书籍的装订形式或成套的书卷。具体解释如下:
1. 札:原指简牍、书信,后引申为书籍、文稿。
2. 帙:原指书卷的外包装,后来也用来泛指书籍本身。
因此,“札帙”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成套的书卷”或“书籍的总称”,常用于描述古代典籍的整理和收藏。
三、常见用法与出处
出处 | 用法示例 | 解释 |
《汉书·艺文志》 | “其学以《尚书》为主,兼通《礼记》《春秋》,著书数十篇,皆列于札帙。” | 指书籍的整理与收藏。 |
古代文人笔记 | “余藏书千卷,尽归札帙。” | 表示将书籍分类整理。 |
四、总结
“札帙”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它由“札”和“帙”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书信和书卷,合起来指成套的书籍或书籍的整理方式。
如果你在阅读古籍时遇到这个词,不必过于困惑,只需记住它的发音是“zhá zhì”,意思大致为“书籍的总称”或“书籍的整理”。
如需进一步了解“札帙”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