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头丧气的解释及成语故事】“垂头丧气”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人因受到挫折或失败而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样子。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垂头 | 头部低垂,表示情绪低落、沮丧 |
丧气 | 没有精神、失去信心 |
整体含义: 形容人因受挫、失败或打击而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样子。
二、成语来源与故事
“垂头丧气”最早见于古代文献,但其具体出处并不明确。不过,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可以作为该成语的典型体现:
故事背景:
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绅的官员,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他年轻时曾立志要考取进士,改变家族命运。然而,第一次考试他名落孙山,心情极度低落,整天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甚至一度想放弃仕途。
他的好友劝他不要灰心,鼓励他再试一次。李绅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努力,第二次考试终于高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成为一代名臣。
寓意: 这个故事说明,人在遭遇失败时可能会感到沮丧,但只要不轻言放弃,依然有机会东山再起。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描述情绪 | 他因为比赛失败,垂头丧气地走出了赛场。 |
形容状态 | 考试没通过后,她整天垂头丧气,提不起精神。 |
用于描写人物 | 看着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大家都觉得他太没有斗志了。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闷闷不乐 |
反义词 | 精神焕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
五、总结
“垂头丧气”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遭遇挫折后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对情绪的描写,也提醒人们面对困难时应保持积极心态,避免因一时的失败而丧失信心。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