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牛斗是什么意思】“气吞牛斗”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气势非常旺盛、豪迈,甚至可以压倒星辰(牛斗是星宿名)。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胆识、志向或精神气概非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气 | 气势、气魄 |
吞 | 吞没、压倒 |
牛斗 | 星宿名,代表高远的天象 |
整体含义:
形容人有极大的气势,能够压倒一切,表现得非常英勇、豪迈。
二、来源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晋书·张华传》:“华闻其言,笑曰:‘此真将相之器也。’遂以所藏剑赠之。后王敦举兵,果如华言。时人谓之‘气吞牛斗’。”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志向远大、气概不凡,也可用于文学作品中渲染英雄气概 |
近义词 | 气壮山河、豪情万丈、气势磅礴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懦弱无能、气短心虚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学描写 | 他少年英俊,气吞牛斗,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运筹帷幄,气吞牛斗,令敌军望而生畏。 |
现代语境 | 这位运动员在赛场上气吞牛斗,赢得满堂喝彩。 |
四、总结
“气吞牛斗”是一个富有气势和力量感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精神饱满、志向远大、气势逼人。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在现代语言中也广泛使用,尤其适合用于赞扬那些具有坚定意志和非凡胆识的人。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形式,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气吞牛斗”的含义、来源及使用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用法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