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纸上谈兵的典故

2025-11-11 17:03:47

问题描述:

纸上谈兵的典故,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1 17:03:47

纸上谈兵的典故】“纸上谈兵”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源自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的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只会空谈理论、缺乏实际经验的人,常带有贬义。

赵括是赵国著名的将领赵奢的儿子,自幼熟读兵书,精通兵法,但缺乏实战经验。他曾在父亲面前谈论军事,言辞犀利,逻辑严密,令人佩服。然而,赵王在长平之战中任命他为赵军主将,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上任后,改变了廉颇的防御策略,主动出击,结果被秦军包围,最终全军覆没,赵军四十万将士被坑杀,成为历史上一次惨重的失败。

这场战役不仅导致赵国元气大伤,也使得赵括的“纸上谈兵”之名流传千古。后人以此比喻那些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纸上谈兵”出自战国时期赵国将军赵括的故事,指一个人虽然熟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最终导致失败。这一典故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能只停留在书本或口头上的讨论,而应注重实际应用和经验积累。

表格:纸上谈兵典故关键信息

项目 内容说明
典故出处 战国时期,赵括与长平之战
主要人物 赵括(赵国将领)、赵王、秦军
故事背景 长平之战,赵国与秦国交战,赵王任命赵括为统帅
赵括特点 熟读兵书,擅长理论,但缺乏实战经验
结果 赵军大败,四十万士兵被坑杀,赵国元气大伤
成语含义 形容只会空谈理论,不切实际的人
启示 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不可只靠书本或口头议论

通过这个典故,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才能不仅来自于学习,更来自于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