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一种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该检查通过收集患者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并测定其中蛋白质的总量,从而判断肾脏是否出现异常蛋白漏出。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排出的尿蛋白量非常少,通常在150毫克以下。当尿蛋白超过这个数值时,可能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常见于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中。
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前,需按照医生指导正确留取尿液样本,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检测结果。此外,某些药物或剧烈运动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检查前应告知医生相关用药和生活习惯。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检查名称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 检查目的 | 评估肾脏功能,诊断或监测肾脏疾病 |
| 正常范围 | 尿蛋白 < 150 mg/24h |
| 临床意义 | 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早期信号,常见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
| 检查方法 | 收集24小时内所有尿液,送检分析 |
| 注意事项 | -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 - 告知医生用药情况 - 正确留取尿液样本,避免污染 |
| 影响因素 | 药物(如利尿剂)、感染、剧烈运动、妊娠等 |
| 结果解读 | 需结合其他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综合判断 |
三、结语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一项简单但重要的检查手段,对于早期发现肾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有相关症状或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该项检查,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