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可数是什么意思】“寥寥可数”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数量非常少,几乎可以数得过来。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稀少、罕见的情况,带有轻微的贬义或中性语气,具体语境不同,含义也会有所变化。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寥寥可数 |
拼音 | liáo liáo kě shù |
释义 | 形容数量极少,可以数得过来。 |
出处 |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人多,其民稀,地广。”后来引申为“寥寥无几”,再演变为“寥寥可数”。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数量少,常用于描述人、事、物等。 |
近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
反义词 | 数不胜数、不计其数、铺天盖地、比比皆是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人数少 | 在偏远山区,能接触到现代科技的人寥寥可数。 |
描述物品稀缺 | 这种古董瓷器在市场上寥寥可数,极具收藏价值。 |
描述机会难得 | 能获得这份工作的机会寥寥可数,竞争非常激烈。 |
描述优秀人才 | 具备这种专业技能的人才在行业内寥寥可数。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使用:虽然“寥寥可数”表达的是数量少,但如果频繁使用,可能会显得语言单调。
2. 注意语境搭配: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3. 区分近义词:
- “寥寥无几”更强调“几乎没有”,程度更深;
- “屈指可数”则更侧重于“可以用手指数出来”,更形象;
- “凤毛麟角”则多用于形容人才或珍贵事物极其稀少。
四、总结
“寥寥可数”是一个简洁有力的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尤其适合用于强调数量少、稀缺性的表达。在写作中适当使用,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准确。但也要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或重复使用,以保持语言的多样性和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