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游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组诗中的第一首,描绘了春天时节在丰乐亭游玩时所见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与赞美。
原文如下:
《丰乐亭游春》其一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生芽。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
《丰乐亭游春》其一 翻译
红艳的树木和青翠的山峦渐渐被夕阳染上金黄,
广阔的郊外,草色浓郁,新芽悄然萌发。
游人们并不在意春天即将过去,
他们依旧来来往往,在亭前踩着飘落的花瓣。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红树青山”、“长郊草色”等意象生动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而“游人不管春将老”一句,则表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即使春光渐逝,仍不愿错过这最后的美景。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欧阳修诗歌风格中那种平易近人却又富有哲理的特点。它不仅是一幅优美的春日画卷,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