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原文及翻译赏析】《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一篇著名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国衰亡、人民流离失所的深切哀思。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
《黍离》以“黍”为意象,借田间生长的黍禾,象征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诗人通过描写田野中的黍苗、狐兔出没、野草丛生等景象,抒发了对国家灭亡、家国沦丧的悲痛之情。诗中反复出现的“悠悠”、“如之何”等词句,增强了情感的深沉与无奈。
全诗共三章,每章六句,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展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感怀。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对照表
章节 | 原文 | 翻译 | 赏析 |
第一章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那些黍子茂盛生长,那里的高粱刚冒新芽。 我走在路上脚步缓慢,内心痛苦不安。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问我想要什么? 遥远的苍天啊,这是怎样的人呢? | 以“黍离”起兴,描绘出田园荒芜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诗人感叹无人理解自己的忧思,情绪低落而沉重。 |
第二章 |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那些黍子茂盛生长,那里的高粱已结出穗子。 我走在路上脚步缓慢,内心如同喝醉一般。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问我想要什么? 遥远的苍天啊,这是怎样的人呢? | 情绪进一步加深,“如醉”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痛苦。重复的句式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
第三章 |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那些黍子茂盛生长,那里的高粱已经成熟。 我走在路上脚步缓慢,内心如同哽咽一般。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问我想要什么? 遥远的苍天啊,这是怎样的人呢? | “如噎”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法倾诉的苦闷。全诗在重复中升华情感,结尾的呼喊令人动容。 |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以“黍”“稷”等农作物为意象,表现田园荒芜、国破家亡的凄凉景象。
2. 情感深沉:通过反复咏叹,表达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现实的不满。
3. 结构严谨:三章结构相同,层层递进,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4. 语言质朴:用词简练,情感真挚,体现出《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四、历史背景
《黍离》创作于西周灭亡后,东周初年。当时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诗人目睹故国衰败,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它不仅是一首个人抒情之作,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绪。
五、结语
《黍离》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故国的哀悼,更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读之令人感慨万千,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