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延续了以往的命题风格,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题型分布合理,既体现了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基本知识的考查,也强调了对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多个方面,反映了高考历史命题“以史为鉴,服务现实”的特点。
一、试卷结构简要总结
| 题型 | 题目数量 | 分值 | 主要考查内容 |
| 选择题 | 12题 | 48分 | 基础知识、时间顺序、重要事件与人物 |
| 非选择题 | 4题 | 52分 | 材料分析、历史理解、综合应用 |
二、试题内容概述
1.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事实的记忆与理解。题目涉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二战后国际格局等内容。部分题目结合图表或史料进行设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例如:
-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辛亥革命
正确答案:A
2. 非选择题部分
非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材料解读、历史背景分析、因果关系梳理以及观点表达。题目设置较为开放,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
- 材料分析题:提供一段关于“洋务运动”的史料,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措施及影响。
- 论述题: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展开论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与逻辑表达能力。
三、试卷特点总结
1. 基础性与综合性并重:既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掌握,也注重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与评价。
2. 贴近教材题目紧扣高中历史教材,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3. 图文结合:部分题目配有地图、图表或原始文献,增强了试题的直观性和实用性。
4. 关注现实联系:如对“现代化进程”、“国际关系演变”等主题的考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现实的结合。
四、备考建议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应注重以下几点:
- 夯实基础:熟悉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重大事件和关键人物。
- 提升材料分析能力:多做材料题,学会从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
- 加强历史思维训练: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提高答题的深度与广度。
- 关注时政与历史的关联:适当了解当前社会热点,增强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感。
五、结语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在命题思路和内容设计上均体现出较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不仅是一次对学生历史素养的检验,也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通过认真复习与科学备考,考生完全可以在历史科目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