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是什么意思】商誉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它反映了被收购企业的品牌价值、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等无形资产,是企业长期积累的市场竞争力和声誉的体现。
一、商誉的基本概念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商誉是指企业在合并或收购中,支付的金额超过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
形成原因 | 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客户资源、管理团队、市场地位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
法律性质 | 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但不具有实物形态。 |
计量方式 | 按照购买法进行确认,即“购买成本 -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
二、商誉的会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商誉通常不会被摊销,而是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商誉发生减值,需计提减值损失,影响企业的利润。
会计处理环节 | 说明 |
初始确认 | 在购买日按差额确认商誉。 |
后续计量 | 不进行摊销,但需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
减值处理 | 若商誉发生减值,需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
三、商誉的意义与风险
意义 | 风险 |
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 商誉过高可能导致估值虚高 |
体现企业竞争优势 | 商誉减值可能对财务报表造成冲击 |
增强市场信心 | 商誉质量不佳会影响投资者判断 |
四、举例说明
假设A公司以1.2亿元收购B公司,而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亿元,则商誉为0.2亿元。
- 商誉 = 收购价格 -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 商誉 = 1.2亿 - 1亿 = 0.2亿
五、总结
商誉是企业在并购中因品牌、客户、管理等因素产生的额外价值。虽然它能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商誉减值带来的财务压力。因此,在投资和财务分析中,需要谨慎对待商誉的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