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意思及出处】一、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跨越距离的情感共鸣。诗句中的“青山”与“明月”象征着自然界的恒久与共通,暗示即便身处异地,人们仍能共享同一片天空、同一轮明月,情感上并未真正分离。
该诗句常被用于表达友情深厚、虽隔千里却心意相通的情境。在现代语境中,它也被广泛引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共同经历的怀念。
二、内容解析表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作者 | 王昌龄(唐代) |
出处 | 《送柴侍御》 |
诗题含义 | “送柴侍御”意为送别名叫柴侍御的朋友,是一首送别诗 |
诗句字面意思 | 青山相连,云雨相同;明月高悬,怎会是两个地方? |
诗句深层含义 | 表达即使相隔千里,也共享同一片天地、同一轮明月,情感上并不遥远 |
情感基调 | 深情、豁达、慰藉 |
常见用途 | 用于表达友情、亲情、思念之情,强调心灵相通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感悟 |
现代引用 | 常用于社交媒体、书信、文章中表达思念或团结精神 |
三、结语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表达。它提醒我们,尽管物理距离可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心灵的联系却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始终如一。这种意境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的共鸣,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感染力的名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