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高考作文题】2013年是中国高考制度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目呈现出多样化、贴近现实、注重思辨的特点。这些作文题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注重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思考。
以下是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作文题的总结:
一、作文题汇总(按地区分类)
| 省市 | 作文题目 | 题目类型 | 考察重点 |
| 全国卷I | “两人过独木桥” | 材料作文 | 体育精神、竞争与合作、规则意识 |
| 全国卷II | “同学关系” | 命题作文 | 人际关系、成长中的友情、校园生活 |
| 北京卷 | “爱迪生看手机” | 材料作文 | 科技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
| 上海卷 | “更重要的事” | 命题作文 | 价值判断、人生选择、主次关系 |
| 江苏卷 | “什么是不朽” | 命题作文 | 哲学思考、生命意义、文化传承 |
| 山东卷 | “莫言说的‘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 材料作文 | 文学创作、叙述方式、个人经历 |
| 浙江卷 | “门与路” | 命题作文 | 成长历程、人生路径、探索精神 |
| 广东卷 | “胶片与数码” | 材料作文 | 传统与现代、科技发展、记忆与情感 |
| 四川卷 | “手握鲜花” | 命题作文 | 美好事物、心灵感受、生活态度 |
二、作文题分析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整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材料多样,贴近生活:许多题目来源于现实生活或社会热点,如“同学关系”“门与路”等,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
2. 强调思辨能力:如“什么是不朽”“门与路”等题目,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哲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鼓励创新表达: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鼓励学生在结构、语言、立意上有所突破。
4. 兼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如“胶片与数码”“爱迪生看手机”等题目,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
三、写作建议
对于考生来说,面对这些作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审题准确:理解题目核心,避免偏题。
- 立意明确:选择一个清晰的主题,并围绕其展开论述。
- 结构合理:开头点题,中间论证,结尾升华。
- 语言生动:适当引用名言、古诗文,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感染力。
四、结语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既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他们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的挑战。通过认真分析题目,结合自身经历与思考,考生可以写出既有内容又有深度的文章,为自己的高考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