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捕鸣蝉下一句】一、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是清代诗人袁枚在《所见》一诗中的名句。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小牧童在树下观察蝉鸣的情景,他想要捕捉那只鸣叫的蝉,却突然停止了动作,屏住呼吸,静止不动。这不仅表现了牧童的机灵与专注,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微妙互动。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生动刻画了儿童天真活泼又善于观察的性格特点。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诗的出处、含义及相关背景,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总结表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诗句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出处 | 清代诗人袁枚《所见》 |
作者简介 |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
诗歌主题 | 描写乡村生活,表现儿童天真、活泼、机敏的性格特征 |
诗句解释 | 小牧童想捕捉鸣叫的蝉,但突然停止动作,屏住呼吸,以免惊动蝉 |
修辞手法 | 动作描写、细节刻画,通过“闭口立”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
文学价值 | 语言质朴自然,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观察力 |
现代意义 | 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孩童纯真天性的赞美 |
三、结语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虽寥寥数语,却蕴含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内涵。它不仅是古诗中描写儿童生活的一个经典片段,也是现代读者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通过了解这句诗的背景和含义,我们能更深入地体会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