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意思垓下歌原文及翻译】一、
《垓下歌》是西汉初年著名军事家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面对失败的悲壮与无奈。其中“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是全诗中最著名的两句,形象地展现了项羽昔日的英勇和如今的困境。
本篇文章将对《垓下歌》的原文进行逐句翻译,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含义进行简要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历史意义。
二、《垓下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意思 |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我曾经能拔起大山,气势可以压倒世人 | 表达了项羽过去的英雄气概 |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不再奔驰 | 表示当前局势不利,连战马也不再听从指挥 |
| 骓不逝兮可奈何 | 乌骓马不走了,我又能怎么办 | 表现出项羽面对失败的无奈与无助 |
| 虞兮虞兮奈若何 | 虞姬啊,虞姬,你将如何是好 | 表达了对爱妃的不舍与无能为力 |
三、诗歌背景与情感分析
《垓下歌》创作于楚汉战争末期,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最终兵败自刎。此诗虽短,却字字血泪,体现了项羽内心的挣扎与不甘。他虽勇猛无敌,但终究敌不过天时与人和,最终走向了悲剧结局。
“力拔山兮气盖世”展现了他的自信与豪情;“时不利兮骓不逝”则暗示了命运的无情与局势的逆转。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悲壮之作。
四、结语
《垓下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记录了一个英雄的最后时刻,也反映了历史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项羽的英勇与悲壮,也能体会到历史的沉重与人生的无常。
如需进一步了解项羽的历史事迹或楚汉争霸的背景,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文学研究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