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走读式谈话】“走读式谈话”是近年来在纪检监察、组织管理等领域中逐渐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谈话方式。它强调的是在不脱离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前提下,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潜在问题,从而实现教育、提醒和监督的目的。
这种谈话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留置谈话”,后者通常是在特定场所进行,时间较长,程序较为严格。而“走读式谈话”则更注重灵活性和实效性,通常在干部的日常工作中进行,时间较短,形式多样,旨在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预防风险。
一、走读式谈话的特点总结
特点 | 内容说明 |
灵活性高 | 谈话时间和地点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无需固定场所 |
时间较短 | 一般为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不会影响正常工作 |
形式多样 | 可以是单独谈话、集体座谈、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 |
注重实效 | 以解决问题、提醒教育为主要目的,避免走过场 |
保密性强 | 谈话内容一般不对外公开,保护谈话对象的隐私 |
教育为主 | 强调教育引导,而非单纯处罚 |
二、走读式谈话的适用范围
场景 | 说明 |
日常监督 | 对干部进行常规性思想和工作情况了解 |
问题预警 | 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及时提醒,防止小错酿大祸 |
信访反馈 |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和沟通 |
干部调整 | 在干部提拔、轮岗前进行谈话,了解其思想准备 |
工作交接 | 在岗位变动时进行谈话,确保工作平稳过渡 |
三、走读式谈话的意义
1. 强化日常监督:通过常态化沟通,及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
2. 提升谈话质量:避免形式主义,提高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促进廉洁自律: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纪律意识。
4. 预防腐败风险: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降低违纪违法的可能性。
四、走读式谈话与传统谈话的区别
项目 | 走读式谈话 | 传统谈话 |
谈话环境 | 灵活,可在办公室、会议室等非特殊场所 | 通常在专门谈话室或指定地点 |
时间长度 | 短期、灵活 | 较长,可能持续数天 |
谈话对象 | 一般为普通干部或基层人员 | 可能涉及重点岗位或关键人员 |
目的侧重 | 教育、提醒、预防 | 审查、调查、处理 |
记录方式 | 一般有简要记录 | 有详细笔录和归档 |
综上所述,“走读式谈话”是一种适应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需要的新型谈话方式,它既保留了谈话的严肃性,又增强了灵活性和实用性,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