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犊与舐犊的区别】“舔犊”和“舐犊”这两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常被混淆,尤其是在书写时容易出现错误。虽然它们的字形相近,且都与“牛”有关,但其含义和用法却有所不同。本文将从词义、来源、用法等方面对“舔犊”与“舐犊”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两个词语。
一、词义总结
| 项目 | 舔犊 | 舐犊 |
| 本义 | 母牛舔小牛,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疼爱 | 母牛舔小牛,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疼爱 |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 | 多用于口语或日常表达中 |
| 字形结构 | “舔”为左右结构,“犊”为上下结构 | “舐”为左右结构,“犊”为上下结构 |
| 读音 | tiǎn dú | shì dú |
| 词性 | 动词(也可作名词) | 动词(也可作名词) |
| 出处 | 《后汉书》等古籍中常见 | 《说文解字》等古籍中常见 |
二、详细解析
1. 词义相同,但用法不同
“舔犊”和“舐犊”都源于母牛舔舐幼崽的行为,用来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爱。两者在基本意义上是相同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细微差别。
- “舔犊”:更偏向于书面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正式场合中,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
- “舐犊”:则更接近口语表达,使用频率较高,在日常交流中更为常见。
2. 字形与读音差异
- “舔”:左边是“舌”,右边是“添”,读音为 tiǎn,表示用舌头接触的动作。
- “舐”:左边是“舌”,右边是“氏”,读音为 shì,同样表示用舌头舔的动作,但更强调轻柔地舔。
虽然两者的字形相似,但“舔”和“舐”在字义上略有不同:“舔”多用于描述主动的、有意识的动作;而“舐”则更偏重于自然、本能的行为。
3. 历史出处与文献记载
- “舐犊”: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解释为“以舌取食也”。后来在《后汉书·王符传》中也有“舐犊之情”的说法,形容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 “舔犊”:虽在古籍中也有出现,但不如“舐犊”常见,更多出现在诗词或文学作品中。
三、使用建议
- 如果你在写作中希望语言更加典雅、正式,可以选择“舐犊”;
- 如果你是在日常对话或非正式场合中使用,那么“舔犊”也可以接受,但“舐犊”更符合习惯用法。
四、总结
“舔犊”与“舐犊”虽然字形相近,且含义相同,但在用法、语气和文化背景上存在一定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避免因误用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 项目 | 舔犊 | 舐犊 |
| 含义 | 父母对子女的爱 | 父母对子女的爱 |
| 用法 | 书面语为主 | 口语为主 |
| 频率 | 较少 | 较多 |
| 文化色彩 | 更强 | 更自然 |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舐犊”更贴近生活,而“舔犊”则更具文学性。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